中小学高级职称评审学科调整对照表 | ||||
一、沿用的学科 | ||||
语文、思想政治(道德与法治)、教育管理、数学、物理、化学、外语、历史、地理、生物、体育、劳动技术教育、计算机、幼教、特殊教育、社区教育(副高及以下)16个学科。 | ||||
二、调整的学科 | ||||
序号 | 原学科名称 | 调整后学科 名称 |
申报范围与对象 | 备注 |
1 | 德育一 | 德育 | 副校长(分管德育)、德育教导、班主任、德育主任、年级组长、德育干事、德研员、团干部、政教主任等专职从事学生德育工作的人员。 | |
2 | 德育二 | 少先队教育 | 分管少先队教育的党政干部、大队辅导员、少先队总辅导员、少先队教研员、少先队中队辅导员等专职从事少先队教育工作的人员。 | |
3 | 美术 | 艺术 | (1)学校中任教美术(书法、写字)、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2)校外教育机构中任教乐器、声乐、舞蹈、摄影、戏剧影视(含戏剧、朗诵、表演、主持、音乐剧等)、美术、书法、写字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3)教研机构中从事艺术学科教研的教研员。 |
|
4 | 音乐 | 艺术 | (1)学校中任教美术(书法、写字)、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2)校外教育机构中任教乐器、声乐、舞蹈、摄影、戏剧影视(含戏剧、朗诵、表演、主持、音乐剧等)、美术、书法、写字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3)教研机构中从事艺术学科教研的教研员。 |
|
5 | 跨学科教育 | 科学教育 | (1)学校中任教小学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初中科学以及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教师。 (2)校外教育机构中任教科技类课程的教师。 (3)教研机构中从事小学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初中科学以及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教研员。 特别说明:如科技类课程明确带有学科性质的课程应申报相应的学科。如应用化学、应用物理、信息科技等。 |
|
综合实践活动(含校外实践教育) | 学校、校外教育机构、教研机构中从事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型课程、研(探)究性课程的教师或教研员。 特别说明:如综合实践活动(含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明确带有学科属性的,应对应学科设置选择最相近的学科,如艺术、科学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等。 |
|||
6 | 教育和心理学 | 健康教育 | (1)卫生保健。在学校中从事卫生教育教学和提供日常学校卫生保健服务的专业人员,并取得相应教师资格证。 (2)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校外教育机构、教研机构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或教研员。 |
|
教育科研 | 一般在学校或教研机构中,具有比较系统的、扎实的教育科学研究知识,专职从事课题研究、课题管理等教育科研工作的教师或科研员。 | |||
7 | 校外教育 | 艺术 | (1)学校中任教美术(书法、写字)、音乐、舞蹈、戏剧(含戏曲)、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艺术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2)校外教育机构中任教乐器、声乐、舞蹈、摄影、戏剧影视(含戏剧、朗诵、表演、主持、音乐剧等)、美术、书法、写字等艺术类课程的教师。 (3)教研机构中从事艺术学科教研的教研员。 |
|
科学教育 | (1)学校中任教小学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初中科学以及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教师。 (2)校外教育机构中任教科技类课程的教师。 (3)教研机构中从事小学科学(自然、科学与技术)、初中科学以及科技类校本课程的教研员。 特别说明:如科技类课程明确带有学科性质的课程应申报相应的学科。如应用化学、应用物理、信息科技等。 |
|||
综合实践活动(含校外实践教育) | 学校、校外教育机构、教研机构中从事实践活动课程、拓展型课程、研(探)究性课程的教师或教研员。 特别说明:如综合实践活动(含校外实践教育)课程明确带有学科属性的,应对应学科设置选择最相近的学科,如艺术、科学教育、劳动技术教育、体育等。 |
|||
备注: 1.2023年、2024年已取得的原学科鉴定结果依然有效; 2.自2025年起,申报教师需依据调整后对应学科申报; 3.申报教师的任教学科经历须与所申报学科完全对应,确保任教学科方向的一致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