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师附小2020年度教学质量评价工作总结会
————潮头登高又激桨,击鼓催征再出发
发布时间:2023-09-18 17:10:15   发布人:姚勤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0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立校之本。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推动高质量育人目标的实现,今年,六师附小把“全面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纳入“十四五”重点工作之中,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六师附小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方案》。

经过一个学期的探索与实践,202164日下午3时许,一场以“潮头登高又激桨,击鼓催征再出发”为主题的教学质量评价总结工作会在羽山校区二楼学生活动中心拉开帷幕……

作为本次活动的序曲,一段“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对当代青年的寄语让每个老师都深有感触。“生逢盛世,肩负重任。”对待新时代的教育事业,我们更应奋进担当!

整场会议由姚勤副校长主持。会议伊始,姚副校长就本次教学评价的推进过程进行了回顾。从“顶层设计”到“分层培训”,从“稳步推进”到“总结改进”,整个评价活动在有序、有质、有效中得以落实。

本学期的教学质量评价以常态课为抓手,以教学五环节及校本研修为内容展开调研。会议的第二个议程,由课程部张婷老师用数据和实证分析了教师日常教学评价和校本研修展示评价情况。从调研数据来看,老师们的日常教学较为规范有序,教研活动开展也大都扎实有效。

全新的评价模式促进了教师们深度的思与研。在这过程中,教师们有不少的收获和感悟。

身为见习教师,施嘉妮老师从备课入手,介绍了身为“备课小白”的自己是如何在“师父引领、自主钻研、团队协作”的过程中历练、成长的。她的“备课四步法”也给很多职初教师提供了借鉴。

石莉莉老师分享了自己从“发现问题”,到通过对“教学五环节”的认真解读、对PBL课程的理念感悟,在不断尝试和探索中解决问题的前行历程,让我们看到了一名青年教师主动作为、自觉提高的觉悟和决心。

作为一名年轻的教研组长,陈鑫老师通过对教研组“三味”的解析,讲述了她是如何借助“共同的目标”、“合理的分工”、“规范的管理”、“有效的教学”和“扎实的研究”来带领组内老中青全体教师共同进步的。在这特别的“味道”中,也让我们看到了青年教研组长的智慧和团队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面对“一人任教一条年级”的跟进难题,经验老道的陈琦老师勤思善研,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出发,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打通年级纵向联系,开展了基于研修主题的跨年级跟进研修。“确立同一个主题;选择同一个研究点;立足同一个跟进点”的研修模式,让组内教师在齐学共研的过程中收获属于自己的“新成长”,同时也为跨年级教研、联合教研模式开创了一片新局面。

除了这几位老师,其实在本次的评价调研中还涌现了许多坚守理想与信念、满怀初心与情怀、积极履职尽责的老教师们。一段短短的视频记录着他们教学的点滴,也记下了他们勤勉治学的伟岸身影。

最后,姚副校长以这样一个问题结束今天的总结会,也让我们对自己今后的为师生涯有了更多的审视和思考。

潮头登高又激桨,击鼓催征再出发!“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未来五年,每一位附小人都将继往开来,笃行致远,立德树人,争当“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肩负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努力打造新时代高品质的附小教育。

唐诗苑老师表示:

在聆听了学校各位老师在《教学质量评估总结会》上的发言后,作为一个青年教研组长,我意识到了自己能提高的地方还有很多。首先是自己提高自身要具备的素质,正如陈鑫老师提到的那样,要积极钻研思考,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其次是教研组的建设,对于组内不同教龄的老师们,要把握不同的职业成长重点,实现全组成员整体水平的提高,形成教研组的教育教学特色。在之后的校本研修活动中,我们要以“教学五环节”为基础,总结教育教学经验同时加以反思,提高教研氛围。做一名“四有”教师,肩负起教育重任。

方佳敏老师表示:

听了两位语文老师对备课的思考,让我感触颇多。作为一名青年老师,备课是重中之重,是整个课堂教学的起点,只有精心地备课,才能做到上课前胸有成竹,上课时游刃有余,我们青年教师上课更应该转变教育理念——即从“教师如何讲”向着“学生如何学”转变,由“教书”向“育人”转变。除了备教材,备学生以外,青年老师更要“备自己”,努力提高自身修养,完善自我知识结构,增加自己对文字的敏感度,提高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