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力是所有学习力的核心能力
——羽山三年级家长学校《专注力培养与家庭训练》讲座听后感
三(1)班 王晨皓家长
在日常陪伴孩子学习时,家长们都会或多或少觉得孩子专注力不够,学习过程容易被无关的事务打断,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苍蝇飞过,也能使一道数学题中简单的加法被看成减法。“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孩子似乎只是别人家的牛娃,甚至感觉只有课本里的牛顿或者爱迪生才能做到。
但静下心来细细思考,却发现专注力似乎已经是这个信息爆炸社会的“稀罕物”。作为一名八零后家长,小时候的信息获取渠道多半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而如今每天扑面而来的信息不是太少,而是太多,多到无法独立地思考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很多人会在起床后第一时间看看微信里有没有新的消息,吃饭时掏出手机刷刷微博,闲暇时翻翻朋友圈看看几十上百个朋友每天都在做些什么。这些习惯说的好听叫“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其实也正是一种缺乏专注力的表现。成人尚且如此,更何况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们呢?
因此在信息时代要提高小学生们的专注力,需要家长和孩子们共同努力。
此次家长学校,非常有幸地请来了上海“栋栋+”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中心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儿童心理学讲师、儿童注意力缺失/学能提升《家庭立体治疗法》创始人、苏州大学临床医学心理研究所研究员、CFAP华人心理分析联合会成员、国家中级心理测量师葛弘夷老师为三年级家长进行《专注力培养与家庭训练》的专题讲座。
在讲座中葛弘夷老师,首先介绍了专注力的定义——为了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通过意志调控,对目标全身心的集中与指向,强调了专注力是所有学习力的核心能力。
对于专注力的最佳培养时期是在7岁前,而在小学阶段也适合继续培养行为模式,到了初中以后由于青春期荷尔蒙带来的逆反心理,就很难再调整了,因此家长们要抓住小学这个窗口期,使用合适的方法来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随着孩子的成长,中枢神经逐渐发育成熟,儿童的注意力时间也会逐渐提升,对于8-10岁儿童正常水准大概在20分钟左右。葛老师列举了一些常见的由注意力缺陷问题导致的学习问题:
l “走神分心” ——注意的集中性不够
l “坐不住” ——注意的稳定性不够
l “粗心大意” ——注意的范围不够
l “做事拖拉 ” ——注意的转移性不够
l “半途而废” ——注意的分配性不够
对于常见的“走神分心”问题,葛老师分析除了先天脑神经发育不足的生理原因以外,家庭环境也是重要致因:比如家庭里的“手机黑洞”导致家庭缺乏亲情,与孩子沟通不足;比如孩子由于过分唠叨等错误的抚养方式导致在学习过程中经常被打断等等。对于“坐不住”的孩子,常见让孩子罚坐等误区。葛老师分析了其生理成因:脑功能与中枢神经的协调问题,提出了让孩子多运动的解决方法,让孩子在运动中协调大脑与身体的技能,促进中枢神经的发育。同时也强调了运动要注意方式方法,推荐进行长跑、登山、踢足球、打篮球、游泳等运动,但要注意晚上8点以后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让身体器官进入休息阶段,保证孩子有足够深度睡眠时间。
孩子常见在看电视玩游戏时很专注,学习时缺乏专注力,葛老师介绍了注意力分为被动注意力与主动注意力。被动注意力是指收到外界感官刺激后被吸引的注意力,此时大脑处于放松状态,属于休息范畴。学习中用到的是主动注意力,需要孩子全身心关注、分析、思辨,此时大脑处于紧张状态,投入大量的精力。对于常见的兴趣与专注力的关系,葛老师也做出了解答:专注力应该超越喜欢与不喜欢的范畴,如果能做到的话,对孩子日后的成长也有巨大的帮助。
葛老师指出注意力是孩子天生具备的能力,需要父母来保护:
² 安静祥和环境
² 平和愉悦心情
² 不过度打扰干涉
² 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² 家庭布置简洁、明亮
² 饮食有节、不挑食
由于男女大脑结构的不同,导致男女思维方式的差异,葛老师建议对于男孩女孩要有不同的沟通方式,适合男孩的沟通方式是:动词、时间、结果、数字,适合女孩的沟通方式是:名词、形容词、过程、细节,同时也要给女孩自尊和足够的空间。对于学习时间,葛老师建议三年级一次作业时间持续20到30分钟,完成后休息3分钟让大脑休息,再进行下一轮学习。葛老师也为家长们提供了一些专注力的锻炼方法:走迷宫、找不同、夹弹珠、四到指读法,听觉专注力练习等。
葛老师以“静待花开”四字与家长共勉,希望每个孩子都能茁壮成长为苍天大树,成为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栋梁之才。
最后,非常感谢六师附小组织这次家长学校,让我们有机会倾听专家的指导,为家长们指点迷津。
羽山校区 地址:羽山路1476号 电话:58334513
海防校区 地址:海防新村60号 电话:58856856
芳菲校区 地址:繁锦路1165号 电话:50651528
万德校区 地址:栖山路1007号 电话:58602972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