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风采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师风采
躬耕教坛 强国有我——六师附小2024年4月份“校园月度人物”
发布时间:2024-05-16 15:37:32   发布人:王惠莉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499

工作照1.jpg

【王惠莉老师】

工作以来,她一直坚守在教学一线,以“四有教师”为导向,积极肯干,厚德乐教,博学善导,用心做好每一件小事,努力做到“率先垂范,身教感染”。她就是王惠莉老师。

一、谨记立德树人使命,树立良好师德师风

人们常说,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王老师自觉当一面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旗帜,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党,热爱人民,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积极参加学校党支部组织的各类学习、实践、服务等活动。她就像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紧紧地铆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勉、认真、不畏艰辛、勇挑重任、甘于奉献,时刻用自己的言行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二、教学研究不松懈,教学相长共进步

秉持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想和信念,王老师从未停止对英语教学的学习和研究。她运用“单元统整、内容整合、语境带动、语用体验”的方式组织教学,通过分层教学、科学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面对学习习惯差、学习能力弱的学生,王老师从不轻言放弃。作为校质量监控组的成员,王老师不忘发挥自己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英语组的老师们一起研究教学、揣摩教法、设计作业,力求在有限的35分钟教学活动中,提升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学得扎实、练得有效。

三、教务工作勇挑起,不畏艰辛干劲足

四校区4320名学生的教务工作,繁杂琐碎。转学、升学、招生、毕业、参保、资助、年报、排课……总是蜂拥而至。时间短、体量大,是王老师时常面临的问题。为了如期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王老师经常放弃休息时间,加班加点努力完成。本着“服务好学生、服务好家长”的思想,王老师认真参加区级培训,仔细研读文件,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和我校实际情况,研制详尽的工作方案。通过层层培训、层层落实的方式,尽可能地把“小升初”的报名工作做实做细,把“幼升小”的验证报名工作做全做优。每年三四月份,是毕业和招生工作的高峰期,她几乎每天要处理近20名家长的来电咨询。尽管有时累得不想动弹、不愿多说一句话,但也从未抱怨和懈怠过。“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好”是王老师对工作的基本态度。

王老师笑言:“我甘当螺丝钉,尽我最大的努力做好我应尽的事宜。”



生活照2.png

【赵赟老师】

  有这么一个人,她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岁月中坚守着不平凡的事业;她日复一日辛勤付出,用汗水诠释劳动价值,似春风温暖师生心田,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她的真实写照;她的职责虽不是教学,却有着最为贴近师生实际生活的现实意义。她就是六师附小平凡劳动者、最美后勤人赵赟。

兢兢业业 润物无声

  学校后勤工作繁杂琐碎,头绪众多,涉及面广。与其他业务工作的光鲜亮丽、众人瞩目相比,后勤保障工作显得默默无闻、少人问津。但作为学校正常运转的重要保障,后勤工作责任重大,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稍有闪失就会牵涉全局。赵老师是学校后勤工作的中坚力量,资产盘点,需要她;资产报废处置,需要她;文印打印,需要她……面对如此繁杂的工作,她不但没有任何怨言,而且细心、耐心、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着。

  赵老师始终把本职工作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高标准做好后勤服务工作,实实在在为师生们解决问题。她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把严谨、细致、求实作为自己的工作态度,具有强烈的责任感、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总是积极、认真、努力地对待每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事无巨细 忠于职守

  她承担着学校的资产管理工作。对学校的固定资产,她会定期进行一次清查、以物对账、以账对物,做到账表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对需要报废的资产予以谨慎、合理的处理。面对这些杂而烦乱的工作,她从不叫苦喊累,按时每月完成各项数据上报工作,为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她还协助着学校文印工作,只要文印缺人,赵老师都会及时地顶上,亲力亲为地打印每一张试卷、每一份通知,做得细之又细,确保不出一点差错,从来不耽误老师们正常的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来,赵老师坚持用心、用情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忠于职守,爱校如家。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用辛勤的汗水致敬职责,用坚定的信念忠于职守,用无悔的付出展现了“甘为人后、勤为人先”的后勤工作者的精神风貌。

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岗位平凡但责任不凡,赵老师以认真的态度和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着后勤人的责任和担当,用细致的服务和实实在在的行动温暖着师生的心窝,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六师附小最美的故事。



 

工作照1.jpg

【刘婷老师】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直以来,她始终秉承着“爱生如爱子,教书亦育人”的教育理念,用爱心滋润学生、尽自己最大所能帮助学生,她就是——刘婷老师。

亦师亦友,以爱为帆

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根植于爱的土壤教育艺术之树才能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是刘老师作为班主任的心得。

在刘老师的班级里,有一位相对特别的学生小沈,他语言发育较为迟缓,对声音也格外敏感。一年级刚入校时,每当刘老师纠正小沈的行规时,他都会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大叫,甚至会说老师是大巫婆。他的表现对于班主任来说无疑是个大挑战,但严厉的教导只会让他的情绪更加激动,更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所以刘老师没有急于求成,总是耐心教导,如同春雨点点,无声无息地滋润小沈的成长。

    小沈的一举一动也被同学们看在眼里,那时候班级里只要出现了不好的情况,同学们便指责小沈,刘老师也意识到了同学们对小沈的对立情绪。在一次垃圾桶打翻在地时,几个同学又说是小沈做的。刘老师当着全班的面,逐个询问了几名同学,得知他们只是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和道听途说而断定的,马上借此机会澄清了事实。慢慢的,同学们对小沈的看法改变了。

刘老师还常常和小沈的父母沟通,如孩子的表现,存在的问题,每天的作业,要抄写的词语,事无巨细。每当小沈在学习上有进步时,刘老师都会在教室里表扬他。慢慢地,同学们也发现了小沈的优点,班集体的氛围也更加和谐向上。刘老师惊喜地发现,同学们开始主动帮组小沈,帮他整理书包,教他做有难度的题目,会在小沈上课回答出问题后给他鼓掌,班集体的整体氛围变得友爱团结。


笃行致远,悉心教学

“学不可移易,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刘老师积极参加校内组织的培训及各项教研活动,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在教研上,她认真研读教材,潜心研究教学。她经常与不同年段的老师一起研究、探讨符合学生需要的教学方法,从考虑教法到研究学法,从关注学生成绩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

刘老师践于新课程理念,善于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活动,探索有效的、学生喜欢的教学方法。每节课,她都认真备教材,备学生,备资源。课上,她深挖教材的内涵,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让学生敢开口,会开口、爱开口,全面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自信心。

教育是一场温柔的坚持,在今后的教学中,刘老师将继续在这条漫漫征途上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用心呵护每一粒种子,静待一路花开。


微信图片_20240511085055.jpg

【陆玫老师】

34年前,她满怀憧憬踏进教育的芳草地;34年后,她以满腔热情依然奋斗在教育的战线上。她,用爱心浇灌花朵,用勤恳书写人生,用关爱放飞希望……她用心,赢得了学生、家长的爱戴和信任;她用心,追寻着教育的真谛。她就是——陆玫老师。

一、兢兢业业,不忘教学初心

托给陆玫老师办的事情,都可以放心、安心,因为她对待每件事情都要求尽善尽美。陆老师经常说:“要么不做,要做就好好做,做到自己满意为止。”

陆玫老师对教学工作更是兢兢业业,从踏上工作岗位开始,陆老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她认为要想跟上教育改革的步伐,就要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适应时代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多媒体技术、心理学还是新课标,都是陆老师不断学习的内容。即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仍然孜孜不倦,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制作课件教具,她的课堂深受学生的喜爱。

二、言传身教,用爱塑造心灵

从教以来,陆老师每年都担任班主任工作,她始终秉持敬业、乐业、奉献的信念。走进她的班级,总能看到教室里窗明几净,各类柜子摆放整齐,地面一尘不染。这都离不开她辛勤的教育,更离不开她亲历亲为的参与。时常看到陆老师拿着扫把、拖把,和同学们一起打扫的场景。学生够不到的地方,她踮起脚给予帮助;学生关注不到的卫生死角,她耐心教给清理的技巧;学生不良的卫生习惯,她及时纠正……“身教重于言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陆老师认为“不以善小而不为”,应从我们亲自弯腰起地上的一张废纸做起,这种师表形象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三、用爱召唤,做幸福教师

陆老师可以化身为多个职业。有时候她是医生,用温柔的神手,撸撸学生小脑袋,揉揉小肚子,谈谈家庭情况,有真问题赶紧联系家长去医院就诊,若其他因素就得靠陆老师这个“神医”,联系家长,沟通问题,及时疏导解决。有时候她是警察,用神奇的魔法,把失踪的物件很快找出来,还能保护好容易受伤的小心灵;有时候她又是大法官,谁对谁错责任分清楚,以理服人,让家长和孩子知道,任何事情就得靠一个“理”。

陆老师的抽屉像一个百宝箱:吹干衣服的吹风机、缝补的针线、扎头发的小发箍小橡皮筋、包扎消毒伤口的工具、备用的喝水小杯子……比妈妈们想的更多,因为她拥有更多孩子,知道孩子们什么时候需要什么。家长把孩子交给陆老师都非常放心,即使毕业了的学生或家长每年都会寄来贺卡、鲜花感恩陆老师。

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陆老师用心用爱,尽心尽责,一如既往的追求着教书育人所带来的最朴实的,最纯粹的幸福与快乐!


微信图片_20240510181209.jpg

【卢敏老师】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班主任是那颗最亮的星,他们不仅教授知识,更是学生心灵的引路人。卢老师自从踏上教育岗位以来,担任班主任工作20多年。在这漫长的教育生涯中,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

一、用心倾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卢老师深知,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个体,都有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因此,她始终把倾听学生心声作为工作的第一要务。无论是课堂上的交流,还是课后的闲谈,她都耐心倾听,认真记录,及时反馈。她常常说:“学生的心声是最美的音乐,我要用心去聆听。”

在她的班级里,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关心。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身心健康和成长过程。她常常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兴趣爱好和未来规划,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建议和指导。在她的班级里,没有“差生”和“坏学生”,只有需要更多关爱和引导的孩子。班内原本学习有困难的姬尹岚同学曾经这样感叹:我很幸运遇到了卢老师这一盏明灯。

二、勇于创新,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

卢老师不满足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始终保持着对教育的热情和探索精神。她积极参与学校的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创新,尝试将信息技术、艺术教育等多元化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她主导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高度认可。在她的班级里,学生们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主动地参与学习、探索和创新。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无私奉献,做家校共育的桥梁

卢老师深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她始终保持着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共同探讨和解决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她常常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的时间,进行家访,与家长面对面交流,建立起了深厚的信任和友谊。在她的努力下,家长们对学校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家校合作也更加紧密。她所带的班级在各项活动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多次被评为“风尚中队”。

四、成绩斐然,获得学校家长一致认可

卢老师的辛勤付出和卓越成绩得到了家长认可。她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获得“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她所带的班级也在社会实践、文艺比赛等方面取得了多项荣誉和奖项。

卢老师是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她用自己的爱心和智慧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她的事迹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传承,让我们一起为这位优秀的班主任点赞!

 


生活照2.jpg

【胡灵玲老师】

胡灵玲老师已有13年教龄,现担任万德校区四年级组的班主任及英语教师。

自踏入教育行业以来,她始终保持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将教书育人视为一种幸福和责任,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优秀教师的职责与担当。

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她的课堂总是充满活力与创意,她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新知。在教学过程中,胡老师始终能坚守教育的初心和正确的教育方向,不仅注重学生成绩的提高,更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全面培养。因材施教是胡老师一贯遵循的教学原则。她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应该根据他们各自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来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因此,她会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既挑战那些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也给予那些需要额外帮助的学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作为班主任的她,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关心他们的情感和心灵的成长。她善于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成为他们最信任的朋友。生病时的关心,困难时的帮助,彷徨时的陪伴,失落时的鼓励,进步时的警醒,欢乐时的分享,她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学生的益友。

胡老师班上曾有这样一位学生,有段时间他突然对学习和担任班干部失去了热情和动力,注意到这一变化后,胡老师便开始每天和这名学生谈心,耐心地探讨问题所在。通过胡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学生逐渐重拾信心,变得乐观不少,继续主动承担起班干部的职责。

胡老师不仅在教学和班主任的工作中表现出色,还积极投身于各类教育研究活动,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她曾多次执教区级公开课,并参加了上海市市级教学展示周公开课,还在浦东新区小学英语中青年教师教学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尽管屡获殊荣,胡老师却始终保持着谦逊与低调,她说:“我最大的成就,就是看到我的学生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教育是一门艺术,而爱是这门艺术的灵魂。胡老师始终坚信:“润物无声,爱过有痕。”她的教室里不仅有知识的传递,更有情感的交流、思想的碰撞和灵魂的触动。

岁月流转,季节更迭,但胡灵玲老师对于教育的热情从未减退。她像一位园丁,精心培育着每一朵花朵;像一位舵手,引领着每一艘航船前行。她用爱与热情,续写着属于自己的美丽教育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