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面结合规范科研比翼飞 语言文字迅猛发展创新高
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我校创建于1906年,最初命名为“洋泾学堂”。1961年更名为“上海市第六师范附属小学”。 2007年,我校被评为上海市首批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2009年获得第二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称号。近年来,我校语言文字工作,秉承附小一贯优良传统,积极进取,使得规范、科研比翼齐飞,语言文字发展再创新高。
一、以规范管理为抓手 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做保障
(一)管理有广度 奠定语言文字持续发展的基础
随着学校办学规模地不断扩大,学校实行扁平化管理,内设机构不断完善,科学地架构了适合学校发展的、能高效运转的语言文字管理网络,由校长作为语言文字的分管领导直接挂帅,下设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涉及学校管理的各部门各条线,课程管理部、人力资源部、发展研究部、后勤保障部、学生工作部以及5个年级组。
课程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加强对语言文字相关课程的管理,将教学用语用字规范纳入教学管理常规;大队部加强对校园用语用字的检查与反馈;学生工作部通过家长学校、半日开放、家委会等活动,向家长宣传推广普通话、写规范字的重要意义,形成家校合作共创良好语言环境的氛围;人力资源部提升全体教职员工的法律意识和用字水平,实施考核奖励;后勤保障部门确保校园环境用字的规范,提供坚强的服务后盾;年级组配合综合管理部门落实开展语言文字各项工作。
各部门各司其职、职责分明,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纵横交错的管理网络,呈现出立体多维的管理体系,加强了语言文字管理的广度,奠定了语言文字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教学有深度 提高师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在课程部的引领下,我校对不同学科,提出了学科同质的要求,从而进一步规范了语言文字在学科领域的规范使用。我校将语文课堂作为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主要阵地和实践平台。教学中注重采用“集慧式”备课,深入钻研教材,以实现各年级语言文字培养要求为目标,积极探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途径、策略和方法,通过行动研究的校本教研开展教学实践,建立教、研、培一体化的校本教研制度。在互观课、考核课、展示课等听课评价中,教师用语用字检测点与各年级语言文字培养要求相对应,形成封闭式的精细化管理。
除语文课程之外的基础型课程,均根据学科的课程标准分别制定了语言文字训练的达标要求,并于课堂实践中注重加强对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作为语文课程的有力补充,我校开设的其他语言文字类课程有:《少儿口语交际》必修型课程;《童话阅读》、《诗的魅力》等探究型课程;《小小主持人》、《课本剧》、《硬笔书法》、《快乐朗诵吧》等拓展型兴趣课程;《用语礼仪》、《问候礼仪》等成长体验活动型课程;《西湖名堤》等网络语文课程。这些课程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口语水平,在市级教学展示中得到各兄弟校的高度赞誉。
(三)活动有密度 搭建师生技能磨炼的平台
“让每一个孩子在主动发展中快乐成长”。我校各年级语文学科活动根据学生的需要而设计,体现了个性化与实效性。拼音闯关、查字典比赛、诗歌朗诵比赛、铅笔字比赛等营造出语文学习的浓厚氛围。
每年的推普周活动已经成为全体师生积极投入语言文字工作最热闹的大型节日。历届推普周都是在精彩纷呈的活动中度过的:手抄报评比、专题板报评比、主题标语征集、红领巾检查团行动、即兴说话比赛、改错别字比赛、识字大王比赛等层出不穷,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对语言文字的热情带到了社区。
在活动中,老师们深深地感悟到著名教育家杜威先生所说的“我们用昨天的方法去教育今天的孩子,就等于在毁灭孩子们的明天。”为此,学校语言文字组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法,定期对全体师生进行专题培训。2014年5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文学艺术学院教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书协研究生班导师王延林教授亲临附小,指导我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2015年11月20日,著名书法家张惠忠先生亲临附小,指导我校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工作。2016年3月25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蒋伟伟老师对六师附小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场“小学语文诵读技能指导”的专题培训。2017年3月31日下午,我校全体语文教师在观摩教室聆听了上海市浦东新区语委办吴慧老师的专题讲座《课本剧的编排演》……
除了聆听专家老师的专题讲座外,语言文字组还努力教师们积极主动地报名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活动,并将自己所学所悟运用到校内的各校活动中去。我校每学期举办的各种大型活动,如体育节、艺术节、电脑节、语言文字周、科技节、外语节等成为师生锻炼语言的最好舞台。
二、以科研项目为引领 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创建创特色
高效运转的语言文字管理网络使我校捷报频传,近年来所取得的荣誉更离不开点上深入的科研项目的引领。
(一)主动申报 形成语言文字民主管理意识
百年老校不仅屹立不倒,而且时时焕发着勃勃生机,张显着独特的附小特色,这与学校所提倡的以“课题”带教研,问“特色”要个性,办学理念密不可分,也提升了学校的语言文字工作的品质。继我校市级课题《小学推行规范汉字书写的实践研究》结题后,全校掀起写字教学研究的浪潮,全体师生的用字水平得以提升,不仅是青年教师在新区见习教师基本功大比武中出类拔萃,我校五年级学生也连续在上海市中小学生写字等级考中,获得佳绩,优秀率和合格率远远高于新区平均水平值,起到了示范引领的作用。
我校语文组先后申报了市级课题《学习任务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区级课题《在学科教学中加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近年来,老师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将学科教学变成合作探究学科知识的过程,并以打造“探究体验式”的课堂为目标,重点研究如何把各门学科知识还原为“学科问题情境”或“学科探究主题”,经过一年多的研究,课题组的老师们就“我心目中的探究性学习”、“小学生语文探究能力培养的形式”、“探究性学习中的倾听与对话”、“如何设置问题情境”等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总结,并通过经验总结、案例、制作微课程等形式与教研组老师们进行了分享,青年教师们更是似一股清泉,在各级各类公开教学中崭露头角。
(二)贯彻实施 形成语言文字自主管理过程
作为科研项目管理负责人,有着对项目管理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他们对项目的实施内容有着通盘的考虑和精心的策划,并能够遵照项目目标不折不扣地开展实施过程。
《儿童阅读基地建设》经项目小组讨论和决定,项目的实施目标为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积极探究推进儿童快乐阅读的途径与指导方法,激发学生快乐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经典儿童文学的热爱,创建书香校园。
围绕这一目标,项目组由点及面,除了校级图书馆外,每班都设有图书角,每个年级都统一语文兴趣课集体阅读篇目和自主阅读篇目,共同制定读书计划,拓展了读书的渠道,利用一切有限资源,借助读书交流会、读书漂流活动、网络亲子读书等形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积累了相当有推广价值的读书指导方法。项目组还结合读书活动开展了创新阅读和创新表演,齐心协力共同开设了《课本剧》、《趣味阅读》、《阅读与电影欣赏》等社团,还邀请秦文君等名家到校做专题讲座,利用“星星秀”电视台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这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了快乐阅读和表演的兴趣,同时也促进了教师自身语言文字素质的提高。
在项目组负责人的带领以及专家的指导下,市级课题《人立教育的研究》得以完成,附小注重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更是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
以上项目的运转和管理,都是由项目负责人牵头,加强项目组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加强项目内容的管理实施,项目的运转实现了自主管理的过程。
(三)科学评估 激发语言文字项目管理效能
语言文字项目组的组建,一定程度上要求学校建立比较科学的项目评估办法,以激发项目的管理效能,激发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
学校采取中期阶段自评、中期评估以及终期评估的方式,结合项目组自评、他评和专家组评,根据项目目标的达标度、项目实施的辐射度以及项目材料的归档等形成性指标进行量化评估,既科学地评定该项目,又保护了教师开展科研的积极性,推动了项目组的顺利实施。
《校园语言文字工作的实践研究》项目组自实施以来,以学校对项目考核要求为方向,努力扩大该项目在全校层面的辐射程度。该项目积极策划并组织全体教师和学生参与语言文字各级各类比赛,为保证比赛取得优异的成绩,项目组组织全体教师参与培训学习。近三年,我校有百多位师生在各级各类语言文字类比赛中获得喜人佳绩。
(四)积极推广 推动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
科研项目在实施进程中能够促进教研,有效推动学校新一轮的内涵发展。区级项目《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业质量综合评价的研究》和市级课题《上海市小学“零起点”教学和等第制评价研究》。我们以“基于课程标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学业评价的研究”为突破口,旨在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基于改进、完善、发展为宗旨的评价理念,制定反映学生表现性任务完成水平的评价标准,探索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评价方式。通过此课题研究,促进学校的发展,帮助老师成长,最大限度地实现“让每一个孩子在主动发展的过程中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初期展示,就受到了市教研室领导的首肯,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奠定了基础。
回顾近年来我校在语言文字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追根溯源,从学校现状出发,能够狠抓语言文字规范化管理,并深入开展语言文字科研项目研究,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有效推动了学校的内涵发展,使语言文字工作深入人心,彰显特色。
今后,我校将进一步开展语言文字工作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专题研究,将我校语言文字工作推向新的高度。
羽山校区 地址:羽山路1476号 电话:58334513
海防校区 地址:海防新村60号 电话:58856856
芳菲校区 地址:繁锦路1165号 电话:50651528
万德校区 地址:栖山路1007号 电话:58602972
校长邮箱:lsfxxzyx@163.com
上海市第六师范学校附属小学